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担负着三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即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服务,因此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习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从教数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虽然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我认为,以勤为本是成为一个好班主任的基础。
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勤于捕捉与学生交流的机会
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感悟,就没有情感。
走进学生,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让他们尊重我,理解我,利用课外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谈心、交流••••••
学生病了,我组织学生去看望;学生闹矛盾了,我会静下心来了解情况,把事情妥善地处理;甚至在读报时安排一些相关的文章来使他们感悟。
总之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导行的过程,理的阐发、情的表达、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交流来实现。称职的班主任无不与学生有着大量的语言交流,比如及时向学生传递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提出敏感的人生问题供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有益的忠告;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赞赏……这些在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诸方面无处不在。
二、 勤于深入学生的生活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
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班主任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
三、 勤于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和“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
我曾经接了一个班,学生大多有随手扔纸团、纸片的不良习惯,但是我既不批评,也不言语,而是躬身--捡起印有泥迹的废纸,送到教室后面的“卫生角”。 从此后,教室地面开始清洁起来。在以后学校教室卫生随机检查中,班级积分总居榜首。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会,做到手勤。比如,清除卫生死角时,首先扒开又烂又臭的陈年垃圾;放学了,随手关上一扇门窗;走进学生宿舍,调整一下衣物用品的位置;体育比赛中,及时为学生递上一条毛巾、一杯糖水;天冷了,为学生装上一块档风的窗玻璃;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 和动作,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进而产生“无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四、 勤于观察
班主任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等,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优秀班主任应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不仅勤于观察,而且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或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荫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
五、 勤于思考
班主任要将班内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创造性和高度复杂性的劳动。因此,开动机器,勤于思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内容十分广泛,既要思考如何掌握学生各方面材料,分析、研究各个学生的本质特点,又要思考通过怎样的途径、方法,对不同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既要考虑全班的共性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既要考虑班级目标的远景性、整体性,也要考虑近景性和局部性;既要全面思考学生必须明白的 “大道理”,又要考虑到各种具体的学习、工作、生活实际。可见,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平日的积极思考,否则,其教育只能是僵死的、教条的,或者是主观的、随意的、缺乏科学和艺术的。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勤为本,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责任心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同学,才能成为一名好的班主任。
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学 周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