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校园动态

切勿“以爱之名”

浏览: 时间:2015-01-20 分类:德育管理

教育与教学有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从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开始,就总是用这句话来引导自己。每次教育学生时,总有这句口头禅“你知道吗?老师家长这样做是为你好,是没有放弃你。是爱你……”岂不知,有的学生对此很是反感,因为在家里,父母也总是习惯以爱的名义来管束孩子,释放亲情。而这些话在孩子眼里却是专制、是控制。初中的孩子正是学生阶段的转型期,他们不同于小学孩子的乖巧,高中学生的懂事,还沉醉于自己所谓的“叛逆阶段”,部分孩子不接受这种爱,而是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学会与孩子“通心”。
一、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孩子的情绪与状态。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孩子的情绪与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更确切的说应是“换位体验”。“换位思考”只是变换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换位体验”要求我们就“身、心、、灵”三个方面从对方的角度去体验感受对方。特别是,一旦体验到对方的情绪,换位便已差不多成功。
  要做到“换位体验”,需要我们暂时跳出自我,超越以自我为中心,应以对方为中心。如果能够“变”成学生最好,但变成学生以后又必须变回来,回到自己的立场和状态。
  以前当我们班学生在其他课堂因上课不听话、看课外书或是玩手机等被送进办公室,一看见他们,我第一时间就是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地将其狠骂一顿,罚站、写检讨、叫家长、将其送进政教处……反正自始至终就是批评教育。以至于学生对此种处罚已是习以为常,老师不就是那几招么,无所谓的态度。
  到了初三,能用的办法都用了,可仍没有多大起色,被批评的那几个人还是老样子。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除了当班主任,我还是一名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当给我的学生讲思想品德课道德部分时,有一课的内容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其中有个小案例: 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待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腿。
  其实,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即使你讲得再出色,台下的观众并不一定全给你鼓掌。我们也都有听公开课的经历,是不是自始至终都在专心听讲呢?我们也都有开大会的经历,是不是偶尔也会在下面开小会?所以,当学生犯错误时,要先冷静,换位体验。如果是我自己迟到了、犯错误了……我期待怎样的处理方式?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的学生这样做,你会怎么处理?他们在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换位体验”的过程。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总说“老师家长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之类的话,因为他们这一点必须让他们自己体会到!他们才会服你喜欢你!
二、清晰自己的立场和状态
  (1)明确自己的身份和目的:
  你是干什么的?现在你想干什么?你和学生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2)不受自己负面情绪的影响。
  如果我们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常常受自己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如果只是目的明确,并不一定能够坚持、稳定。只有排除这些情绪的干扰,我们才能够做到与学生通心沟通。跟随他的感受变化,但同时又不是去自己的立场和状态。
三、通过学生能够接受,并且乐意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了解学生的情绪和状态,自己的立场和状态又非常清晰,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把自己在交流中的发现传达给对方了。要做到这一点,可以记住两个原则:
  (1) 表达的意义在于学生的回应。
  (2)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一般说来,大部分学生在被“请”出教室,他的心里是害怕的,正如两军相战,彼此“对峙”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而在这个时候,班主任一旦发威,他那种恐惧感反而消失了,他会觉得:老师不就是这样处理吗?没什么可怕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沉着,要沉得住气,让他自我反思……因为我们经常说的那一堆道理他们都懂得!我们要是再喋喋不休只会适得其反!
通心的方法就只有以上三条,但是我们知道了,并不等于我们已经理解。理解了,也并不等于能够做到。俗话说“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头做不到。”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通心公式:真正的X(积极的行为)是通心,不通心的X是Y(Y等于引起负面的情绪和消极的后果)
  这一公式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这一公式?
  我是这样理解的:常常有人向我们宣称,他对我们如何如何?意思是他的心很好,他的行为是积极的行为。但是我们感觉到的却不一样。在我带班的过程中,这一点感受颇深。A和B都是我的学生,当我同时批评他们时,我自己认为是爱他们、帮助他们,没有放弃他们,但他们两个人的感受却是完全不同的,A觉得我没有放弃他,是在关心他帮助他;而B确认为我是在找他的事儿,不喜欢他。因为,这个公式在A身上是通心,他喜欢你才会理解你;反之,B属于不通心,他才会是与A完全不同的感受。
  总之,在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不能动辄就“以爱之名”来感化学生。他们更需要被尊重、被理解。爱不爱学生是教师师德的问题,善不善于爱学生却是教师能力素质的体现。我们作教师的,不仅应该爱学生,而且应该善于爱学生,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这是爱!
                               
                                      

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学  于 宏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切勿“以爱之名”

时间 :2015-01-20 浏览 : 分类 :德育管理

教育与教学有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从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开始,就总是用这句话来引导自己。每次教育学生时,总有这句口头禅“你知道吗?老师家长这样做是为你好,是没有放弃你。是爱你……”岂不知,有的学生对此很是反感,因为在家里,父母也总是习惯以爱的名义来管束孩子,释放亲情。而这些话在孩子眼里却是专制、是控制。初中的孩子正是学生阶段的转型期,他们不同于小学孩子的乖巧,高中学生的懂事,还沉醉于自己所谓的“叛逆阶段”,部分孩子不接受这种爱,而是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学会与孩子“通心”。
一、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孩子的情绪与状态。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孩子的情绪与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更确切的说应是“换位体验”。“换位思考”只是变换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换位体验”要求我们就“身、心、、灵”三个方面从对方的角度去体验感受对方。特别是,一旦体验到对方的情绪,换位便已差不多成功。
  要做到“换位体验”,需要我们暂时跳出自我,超越以自我为中心,应以对方为中心。如果能够“变”成学生最好,但变成学生以后又必须变回来,回到自己的立场和状态。
  以前当我们班学生在其他课堂因上课不听话、看课外书或是玩手机等被送进办公室,一看见他们,我第一时间就是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地将其狠骂一顿,罚站、写检讨、叫家长、将其送进政教处……反正自始至终就是批评教育。以至于学生对此种处罚已是习以为常,老师不就是那几招么,无所谓的态度。
  到了初三,能用的办法都用了,可仍没有多大起色,被批评的那几个人还是老样子。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除了当班主任,我还是一名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当给我的学生讲思想品德课道德部分时,有一课的内容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其中有个小案例: 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待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腿。
  其实,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即使你讲得再出色,台下的观众并不一定全给你鼓掌。我们也都有听公开课的经历,是不是自始至终都在专心听讲呢?我们也都有开大会的经历,是不是偶尔也会在下面开小会?所以,当学生犯错误时,要先冷静,换位体验。如果是我自己迟到了、犯错误了……我期待怎样的处理方式?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的学生这样做,你会怎么处理?他们在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换位体验”的过程。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总说“老师家长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之类的话,因为他们这一点必须让他们自己体会到!他们才会服你喜欢你!
二、清晰自己的立场和状态
  (1)明确自己的身份和目的:
  你是干什么的?现在你想干什么?你和学生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2)不受自己负面情绪的影响。
  如果我们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常常受自己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如果只是目的明确,并不一定能够坚持、稳定。只有排除这些情绪的干扰,我们才能够做到与学生通心沟通。跟随他的感受变化,但同时又不是去自己的立场和状态。
三、通过学生能够接受,并且乐意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了解学生的情绪和状态,自己的立场和状态又非常清晰,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把自己在交流中的发现传达给对方了。要做到这一点,可以记住两个原则:
  (1) 表达的意义在于学生的回应。
  (2)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一般说来,大部分学生在被“请”出教室,他的心里是害怕的,正如两军相战,彼此“对峙”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而在这个时候,班主任一旦发威,他那种恐惧感反而消失了,他会觉得:老师不就是这样处理吗?没什么可怕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沉着,要沉得住气,让他自我反思……因为我们经常说的那一堆道理他们都懂得!我们要是再喋喋不休只会适得其反!
通心的方法就只有以上三条,但是我们知道了,并不等于我们已经理解。理解了,也并不等于能够做到。俗话说“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头做不到。”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通心公式:真正的X(积极的行为)是通心,不通心的X是Y(Y等于引起负面的情绪和消极的后果)
  这一公式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这一公式?
  我是这样理解的:常常有人向我们宣称,他对我们如何如何?意思是他的心很好,他的行为是积极的行为。但是我们感觉到的却不一样。在我带班的过程中,这一点感受颇深。A和B都是我的学生,当我同时批评他们时,我自己认为是爱他们、帮助他们,没有放弃他们,但他们两个人的感受却是完全不同的,A觉得我没有放弃他,是在关心他帮助他;而B确认为我是在找他的事儿,不喜欢他。因为,这个公式在A身上是通心,他喜欢你才会理解你;反之,B属于不通心,他才会是与A完全不同的感受。
  总之,在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不能动辄就“以爱之名”来感化学生。他们更需要被尊重、被理解。爱不爱学生是教师师德的问题,善不善于爱学生却是教师能力素质的体现。我们作教师的,不仅应该爱学生,而且应该善于爱学生,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这是爱!
                               
                                      

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学  于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