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校园动态

中学生厌学心理原因探析二

浏览: 时间:2015-01-26 分类:课题研究

四、中学生厌学心理的防治策略
   中学生厌学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学生群体所必须关注的具体问题,它已泛化为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而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个人齐心协力拧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去解决中学生的这个人生发展课题。
  1.社会方面
  现如今,社会大环境出现了种种消极腐败现象,并逐渐漫进了学校,污染着教育教学环境,例如经商热、出国热、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知识贬值、黄色文化、迷信活动等等,对学生的头脑和心理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冲击波。许多学生学习上动机狭隘、精神不振、心烦意懒、兴趣索然与这股冲击波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全社会要进一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要多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有益的文艺作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保证教育投入,加大宣传力度,要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整顿校园周边环境,清理网吧、电子游戏室、录像厅等文化场所。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净化社会,还学生一个充满阳光的生活空间。
  2.学校方面
  (1)改革教学方法,这是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目标,着眼予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思想方法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切忌满堂灌和填鸭式,多样灵活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课堂知识,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杜绝厌学情绪的产生,要使学生觉得“有趣”,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一种苦役,而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又要适当增加学习的难度,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不易和科研的艰辛,训练他们在学习上能刻苦发愤,吃苦耐劳,坚持“苦字”与“乐字”的辨证统一。同时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同某种能引起学生愉快情绪的活动结合,就会使学生对文化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努力学习的动力[10]。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考核方法。学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弱化考试分数,增强能力关注,鼓励全面发展;教师切不可依据测试成绩去排座位、分等级;对学习暂时困难生要多加鼓励,使他们也有机会尝试成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习。
  (2)普及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学这一武器来预防和诊治厌学心理
教师的工作绝不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智力结构、意志结构、情感结构和三者综合在一起的实践能力[11]。因此,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结构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对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肩负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应履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义务,并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学修养去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广大教师应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并让心理学理论从书本中走出来,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它为钥匙,开启学生“厌学”之锁。另外,教师只有懂得心理学知识,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有的放矢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家庭方面
  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表率,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子女的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对子女不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应因势利导,要他们从小自强自立,知难而进,对自己要有信心。还要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家长不能因为孩子不想学就随意迁就,使他们半途而废,要通过教育引导,使他们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心中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有意识地为实现目标去努力,从而表现出坚毅、顽强的勇气。对于厌学的学生,家长与教师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4.学生主观方面
  作为学生本人,应该锻炼和完善自己的意志品质,不断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用理性思维来对待学习;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客观评价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增强自身的人生责任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1)强化自我上进意识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和爱好。因此,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敢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要学会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认识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自我暗示,自我激励,树立乐学的信心,从而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2)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前面已谈过,中学生厌学的心理“病灶”之一是意志衰弱,所以培养学生具备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意志品质是医治厌学心理所不可或缺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要以提高认识,发展情感为前提。这里说的认识是指正确的信念和理想,有了它,才会百折不挠、奋斗到底;这里说的情感,是指荣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有了它,才能使意志活动具有强大的动力[12]。意志是体现在行动中的,是在克服困难中锻炼出来的。因此,学生应主动参与一些有适当困难的工作或作业或一些需要吃苦耐劳的活动(如体力运运,体育锻炼等),让自己付出意志的努力,是十分必要的。培养自我良好的意志,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例如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坚持独立完成各种作业,坚持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活动,坚持公益劳动或做好事,坚持各体育锻炼尤其是冬、夏锻炼等等。
  (3)勇于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做斗争
前面在讨论有厌学现象的学生的表现特征时提到他们对学习活动存在偏差,远离学习活动,好像感到只有远离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其实这就是自己的一种不合理信念在作祟。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提出了11种不合理信念,其中一条就是“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13]”。 艾里斯认为,逃避困难与责任,固然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但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且会因贻误时机而使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刚开始或许是因为功课难、或许因为老师不够重视自己,因此便产生了逃避、退缩的心理,长此以往,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他们享受到了避开困难的快乐,但却不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且会变得不学无术,最终荒废学业。因此,每个学生都要做一个理性的人,理智的思考问题,善于克服困难,不能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要通过实际的行动增加自信,使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而不是一味的逃避、犹豫和退缩。

  参考文献:
  [1][4]朱爱所,张彩芬,史秀琴.初中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报告[J].山西大学学报,1994,(2).
  [2][3]傅安球,聂晶,李艳平,金蓓蓓,崔君红.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 2002,(1) .
  [5]马金祥,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防治策略[J].教育探索,2005,(5).
  [6][8][9]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张旭凌,王文勤.中学生厌学心理浅析[J].教学与管理,2001,(12).
  [11][12]陈明淦.中学生厌学心理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5).
  [1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中学生厌学心理原因探析二

时间 :2015-01-26 浏览 : 分类 :课题研究

四、中学生厌学心理的防治策略
   中学生厌学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学生群体所必须关注的具体问题,它已泛化为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而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个人齐心协力拧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去解决中学生的这个人生发展课题。
  1.社会方面
  现如今,社会大环境出现了种种消极腐败现象,并逐渐漫进了学校,污染着教育教学环境,例如经商热、出国热、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知识贬值、黄色文化、迷信活动等等,对学生的头脑和心理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冲击波。许多学生学习上动机狭隘、精神不振、心烦意懒、兴趣索然与这股冲击波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全社会要进一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要多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有益的文艺作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保证教育投入,加大宣传力度,要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整顿校园周边环境,清理网吧、电子游戏室、录像厅等文化场所。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净化社会,还学生一个充满阳光的生活空间。
  2.学校方面
  (1)改革教学方法,这是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目标,着眼予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思想方法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切忌满堂灌和填鸭式,多样灵活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课堂知识,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杜绝厌学情绪的产生,要使学生觉得“有趣”,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一种苦役,而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又要适当增加学习的难度,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不易和科研的艰辛,训练他们在学习上能刻苦发愤,吃苦耐劳,坚持“苦字”与“乐字”的辨证统一。同时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同某种能引起学生愉快情绪的活动结合,就会使学生对文化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努力学习的动力[10]。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考核方法。学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弱化考试分数,增强能力关注,鼓励全面发展;教师切不可依据测试成绩去排座位、分等级;对学习暂时困难生要多加鼓励,使他们也有机会尝试成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习。
  (2)普及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学这一武器来预防和诊治厌学心理
教师的工作绝不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智力结构、意志结构、情感结构和三者综合在一起的实践能力[11]。因此,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结构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对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肩负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应履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义务,并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学修养去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广大教师应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并让心理学理论从书本中走出来,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它为钥匙,开启学生“厌学”之锁。另外,教师只有懂得心理学知识,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有的放矢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家庭方面
  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表率,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子女的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对子女不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应因势利导,要他们从小自强自立,知难而进,对自己要有信心。还要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家长不能因为孩子不想学就随意迁就,使他们半途而废,要通过教育引导,使他们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心中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有意识地为实现目标去努力,从而表现出坚毅、顽强的勇气。对于厌学的学生,家长与教师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4.学生主观方面
  作为学生本人,应该锻炼和完善自己的意志品质,不断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用理性思维来对待学习;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客观评价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增强自身的人生责任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1)强化自我上进意识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和爱好。因此,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敢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要学会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认识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自我暗示,自我激励,树立乐学的信心,从而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2)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前面已谈过,中学生厌学的心理“病灶”之一是意志衰弱,所以培养学生具备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意志品质是医治厌学心理所不可或缺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要以提高认识,发展情感为前提。这里说的认识是指正确的信念和理想,有了它,才会百折不挠、奋斗到底;这里说的情感,是指荣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有了它,才能使意志活动具有强大的动力[12]。意志是体现在行动中的,是在克服困难中锻炼出来的。因此,学生应主动参与一些有适当困难的工作或作业或一些需要吃苦耐劳的活动(如体力运运,体育锻炼等),让自己付出意志的努力,是十分必要的。培养自我良好的意志,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例如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坚持独立完成各种作业,坚持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活动,坚持公益劳动或做好事,坚持各体育锻炼尤其是冬、夏锻炼等等。
  (3)勇于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做斗争
前面在讨论有厌学现象的学生的表现特征时提到他们对学习活动存在偏差,远离学习活动,好像感到只有远离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其实这就是自己的一种不合理信念在作祟。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提出了11种不合理信念,其中一条就是“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13]”。 艾里斯认为,逃避困难与责任,固然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但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且会因贻误时机而使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刚开始或许是因为功课难、或许因为老师不够重视自己,因此便产生了逃避、退缩的心理,长此以往,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他们享受到了避开困难的快乐,但却不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且会变得不学无术,最终荒废学业。因此,每个学生都要做一个理性的人,理智的思考问题,善于克服困难,不能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要通过实际的行动增加自信,使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而不是一味的逃避、犹豫和退缩。

  参考文献:
  [1][4]朱爱所,张彩芬,史秀琴.初中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报告[J].山西大学学报,1994,(2).
  [2][3]傅安球,聂晶,李艳平,金蓓蓓,崔君红.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 2002,(1) .
  [5]马金祥,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防治策略[J].教育探索,2005,(5).
  [6][8][9]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张旭凌,王文勤.中学生厌学心理浅析[J].教学与管理,2001,(12).
  [11][12]陈明淦.中学生厌学心理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5).
  [1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