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剑
(西安市七十一中710054)
摘要:
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让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得其乐。能做到这一步就是人文教育的成功。
关键词:尊重 差别 经验 快乐
尊重为先。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强调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别人、尊重别人,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别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尊重,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她透明的微笑叫理解,她淳朴的心灵叫高尚;尊重又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饱含待人处世的智慧,尽显人格操守的高贵!”
懂得尊重,是做人最起码的一种道德要求。做到了尊重别人,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尊重别人,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尊重他人,是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同时,亦是赢得他人对自己尊重的基础。自尊方能得以周全。所谓尊人尊自己,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懂得和学会尊重别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可以让人开心,使人奋进,助人成功。尊重,是一种理解与宽容。与人相交,求同存异,学会移形易位换位思考。千人千面,我们不能够要求所有的人都按照同样的方式活着。与人交往,你可以有所选择,却不要想着去改变一个人。豁达大度,是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因素尊人有地位高低之分,但无人格贵贱之别,只有灵魂高度上的差别,只有道德品质高下之别。任何人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要用傲慢和不敬的话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应有的尊重。一个真心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一定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是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所折射出的自身的操守、品质。尊重,时时存在,处处需要。尊重,是自重,是言而有信,是友情中的信义,是爱情中的真诚。当别人信任了你的人格、你的人品,你们也就会拥有一些共同的秘密。但你却没有为之守口如瓶,甚或将这样的秘密转化成伤害他人的武器。那么,你的真实为人、你的本来面目,便由此可见一斑。无须任何指责的语言,你就应当感到无地自容才是。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诚信的问题了,它与你的人格、道德观念直接相关。
普希金说:“尊重别人吧,你会使别人的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痛苦减半”。尊重是一门学问。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就是将自信、善良和宽厚播种在他人的心田。自信,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是对情感的尊重,是对岁月的最好尊重。
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别 一个人要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别何在。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因为人与人性格差异很大,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要学会扬长避短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自信心。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作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人就特别需要充满自信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事业.首先,你要有自信心,认为自己干什么事情都能行,只有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的。从心灵上确认自己能行,自己给自己鼓劲。只要有心理准备,你就不会为一点困难而退缩。相信,你就能充满信心完成任务。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也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人的发展目标也在时时发生变化。只要你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做自己幸福的缔造者。你只要有了自信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你;你的学业或者事业就会成功,你就是一个最有出息的年轻人。当你拥有了自信,你还要学会广交朋友,只有在朋友们推心置腹的话语中能给你一种安慰,一种大胆说话的机会,一种锻炼你的场合,让你不怕任何人,敢于表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朋友能让你远离孤独,才能融入社会而获得快乐。
没有友情的人生是暗淡的,就像大地失去了太阳的照耀,没有光彩。没有友情的人生是枯燥的,就像受了潮的火柴,任你怎样摩擦,也点燃不起生活的希望之火。没有友情的人生更是不完整的人生。一个人活在世上,既然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关怀,又怎能理解人生的真正乐趣呢?只有充满了友情的人生才是充盈的,有意义的。有位哲人说:两个人分担一份痛苦,那就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分享一份快乐,则有两份快乐。当你陷入困境,困窘急迫之时,忽然得到朋友的真诚帮助,即使只是平常的一句安慰、鼓励的话语,你的心情会怎样?是否会感到心灵得到了一种快慰的释放,觉得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于是充满信心,浑身是劲?当你获得成功,欣喜万分时,若得到朋友的真心祝福时,你的心情又会怎样?是否感觉幸福。
因此,我们的人生需要友情,需要朋友。真正的快乐,不在于朋友多少,而在于有知心友和挚友。我们要仔细寻求知心的朋友,才能真正享受友情的乐趣。在网络这块广阔的领域中有千千万万个朋友,都是你的好朋友,我们不会让你孤独的。希望你珍惜生命,远离孤独,充满自信,使你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当你有了知心朋友,当你在工作上充满自信,你的事业便如虎添翼,你就成了一位成功的人士!积极心态作为乐观自信的重要心理基础,是"生产快乐"的决定性原料,下面的建议相信一定能提高你自信乐观的"度数"。正如法国作家雨果说的:"没有任何东西的威力比得上一个适时的主意"。有积极心态的经理人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能增加积极心态者的成功潜力。有些经理人认为,好主意可遇不可求。但事实上,要找到好主意靠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一个乐观自信有创造性的经理人。总时刻准备着,而且在寻找的过程中,绝不轻易扔掉一个主意,直到他对这个主意可能产生的优缺点都彻底弄清楚为止。
培养生活的趣味 寂寞的时候,我喜欢听歌。快乐的时候,我也喜欢听歌。我选择歌曲的准则就是看他的歌词有多大的煽动性。也许是一句,也许是其中一段,会唤起人对生活的同感,会勾起人内心深藏的情绪。至于曲,我是不认为流行歌曲算音乐的。在音乐领域里,最多也就是个得了势做了总管的身份。而且不管是什么调调,只要你有耐心一直听下去,你会发现只会越听越顺耳。后来,我又慢慢喜欢了京剧,只是懵懵懂懂发的喜欢,因为我并不能完全看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我欣赏的是他们吃苦耐劳肯钻研的精神。一招鲜,吃遍天,戏不离技,技不离戏,为了成角儿,为了达到自己所想要的高度,他们必须练得一身好本领,硬功夫,吃透戏中的人物,有的甚至“不疯狂不成活”,分不清孰是戏,孰是人生,也许,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吧!在戏剧行业里,有了一身惊人的技艺,名誉、地位、金钱、权力都可以朝它要。所以对他们而言,活儿就是命根子,朋友间什么都能让,可这技术活不能让,他们是宁赠一亩地,也不赠一出戏的。我尤其喜欢角色串演的男旦女生,在舞台上,他们以其准确到位的身段、嗓音、扮相,让台下的男听众觉得那唱生角的比自己更像男人,女听众惊叹旦角儿比自己还要女人。
美感是无目的的目的性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到课堂教学的今天我直觉地感到从“美”着手体现教学的美感性让儿童从小受到美感的陶冶必有利于完美人格的培养由此可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来。 因为美的教育功能是全方位的。 美能激智教学的美感性让儿童不断地获得丰富的表象学生常常处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伴随审美的愉悦幼小的心灵无拘无束学生的思维在笼罩着美感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积极的最佳状态极力想超越经验的世界并在对美的追求的驱动下随着想象的展开潜在的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开发有效地培养了儿童的直觉和悟性。 美能发辞教学的美感性讲究形象的鲜明而呈现美感唤起学生审美注意的状态引起审美兴趣和需要促使儿童将眼前形象与贮存词语相沟通激起表达欲望。在语言动机驱动下有效地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技巧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手段美而简约形成审美客体的朦胧感在老师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的主导下激起儿童的想象。物境的朦胧感使想象飘忽从而提供了语言多义的有利条件使儿童语言更为丰富多彩。 美能冶情美感性教学由于它的可感知性、愉悦性使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当学生持久地、多侧向地获得美感就会一次又一次产生对客观现实的美好的情感体验随着这种体验的不断深化可逐渐培养起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这样谈到人文的时候,会提到美感。一个人要孕生美感,基本上必须有一种心态,叫做无目的的目的性。美感必须没有目的。你做一件事有目的的话,这件事就变成手段,达到目的之后这件事情怎么做的,并不是很重要。但是什么是无目的?无目的就是你必须无关心,但是又必须有兴趣。你没有兴趣的话,根本不会去欣赏,但是你有兴趣又很容易变成很关心,就会受到一种束缚。所以你要养成一种态度,一方面无关心,无关心代表不在乎得失,另一方面又有点儿兴趣,否则你为什么专门去看木屐呢?另外一个人专门看钱币呢?这表示他有他的兴趣,他的兴趣不会变成他的束缚,这叫做无关心而有兴趣,这样才可能走向无目的的目的性。欣赏一幅画,不是为了得到这幅画,也不是为了了解这幅画在画什么。了解是求知,得到是欲望,也不是因为这幅画上有一个苹果使我肚子很饥饿。不是的,我根本没有任何目的,但是看到这幅画又觉得这幅画恰到好处,浑然天成,好像合乎某种目的。在人生的过程里,偶尔会碰到某些情况,觉得非常适宜、惬意,在那一时间、地点没有什么烦恼。庄子说,一个人忘记自己有腰,就代表皮带很舒适;忘记自己有脚,就代表鞋子很合适。假如你今天穿新鞋子,就会知道我的意思,总觉得有两只脚在那儿,为什么?因为你穿新鞋子还不太合脚。至于我的困难,就是总觉得有个腰,为什么?因为这个年纪皮带必须要使劲勒,要让自己觉得没有腰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可以从这里面去思考,活在世界上怎么让自己感到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觉得在此时此地随遇而安,自由自在。
丰富你的生命经验 像泥土一样朴实、像大山一样厚重、像老黄牛一样无私、像秋叶一样静美——这是吴邵萍老师教育生命的真实写照,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爱无疆的高尚师德形象。爱学生,首先要有“同理心”,即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仰视”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人格,做到严字当头,爱字在心。学会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问题学生,积极开展一些创造性带有激励性的游戏和活动,特别是开展一些困难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使得他们在活动中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达到逐步增强他们自信心的目的。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我要学会反思,反思我的言行,反思我的现状,思而有所动,所以我要与自己比,向他人学。术业有专攻,所以我要潜心专研,我写不了深奥的学术理论,但我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我的心得,哪怕对自己的教学有丝微的帮助,也是一种进步。加强行内的交流也是自己成长的途径,所以我要学习他人的经验,哪怕一个微小举动,只要对自己的教学有帮助,即是我的老师。
快乐施教。对学生成功的教育,都是严爱相生,刚柔相济的。偏执任何一面,教育的总方向都必然走向偏斜。严,即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爱,是对学生真诚宽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学习、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严”和“爱”结合起来,欣赏其亮点,激励其进步,信任其言行。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在踏上了教师岗位的那一天,就意味着学生就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小时候就经常听人们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崇高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育着祖国的未来,我很庆幸能走上三尺讲台,用我的知识、理想去培育祖国的花朵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忘不了就在去年教师节隋磊同学送给我的“特别”的礼物,在一张十六开的纸上,画着一支熊熊燃烧的大蜡烛,蜡烛两侧写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我们永远爱您。”语言虽不够得体,但留给我的是永远的感动。感动是一种养分,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我是幸福的,我要让这种因感动而充满激情、幸福而快乐的情绪始终包围着我,并将之传递给学生,严爱相济,快乐施教。
参考文献:[1]叶澜主编:<<新编教与学教程>> ,华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劳凯主编:<<教育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版
[3]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版